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梦见苯环结构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梦见苯环结构以及做梦苯环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睡梦中发现苯的结构简式凯库勒做梦发现苯环可以给我们什么启示凯库勒凯库勒,德国有机化学家。他主要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理论,据说他是在睡梦中发现了苯的结构简式。
凯库勒凯库勒原先学习的是建筑学,直到他遇见了化学大师李比希,听了大师的演讲,凯库勒的化学之火被彻底点燃!从此改学化学,并在李比希的实验室里进行研究工作。
关于凯库勒悟出苯分子的环状结构的经过,一直是化学史上的一个趣闻。1890年,在柏林市政大厅举行的庆祝凯库勒发现苯环结构25周年的大会上,据他自己说这来自于一个梦。那是他在比利时的根特大学任教时,一天夜晚,他在书房中打起了瞌睡,眼前又出现了旋转的碳原子。碳原子的长链像蛇一样盘绕卷曲,忽见一蛇抓住了自己的尾巴,并旋转不停。他像触电般地猛醒过来,整理苯环结构的假说,又忙了一夜。对此,凯库勒说:“我们应该会做梦!……那么我们就可以发现真理,……但不要在清醒的理智检验之前,就宣布我们的梦。”应该指出的是,凯库勒能够从梦中得到启发,成功地提出重要的结构学说,并不是偶然的。
但是,1992年,美国南伊利诺大学化学教授约翰·沃提兹(John H. Wotiz,1919年-2001年)在《凯库勒之谜,对化学家和心理学家的挑战》(The Kekulériddle, a Challenge to Chemists and Psychologists)一书中对凯库勒在苯环结构建立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提出了质疑。早在1854年,法国化学家劳伦(即奥古斯特·劳伦,Auguste Laurent,1807年-1853年)在《化学方法》一书中已把苯的分子结构画成六角形环状结构。沃提兹还在凯库勒的档案中找到了他在1854年7月4日写给德国出版商的一封信,在信中他提出由他把劳伦的这本书从法文翻译成德文。这就表明凯库勒读过而且熟悉劳伦的这本书。但是凯库勒在论文没有提及劳伦对苯环结构的研究,只提到劳伦的其他工作。
凯库勒做梦发现苯环的故事告诉我们,思维是现实的反应,即使是在梦中。这个故事也启示我们,在探索一个问题时,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凯库勒从梦境中得到了苯环结构的灵感,这表明我们的大脑可以在潜意识中处理信息,并可能找到新的解决方案。同时,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运气通常只会降临在有准备的人身上。凯库勒之所以能够在梦中发现苯环结构,是因为他之前已经在大脑中反复思考这个问题,并已经形成了一套初步的理论。这表明,在探索一个问题时,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专注是至关重要的。
关于梦见苯环结构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